太阳集团(Macua)官方网站-www.suncitygroup.com /keyan 太阳成集团官方网站 Fri, 16 Sep 2022 01:31:25 +0000 zh-Han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8.2 太阳集团(Macua)官方网站-www.suncitygroup.com /keyan/23344.html Fri, 16 Sep 2022 01:30:42 +0000 https://www.lncu.cn/keyan/?p=23344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管理办法》(教高厅〔2020〕1号)

 

附件: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管理办法》(教高厅〔2020〕1号)

]]>
太阳集团(Macua)官方网站-www.suncitygroup.com /keyan/22996.html Wed, 27 Apr 2022 00:21:32 +0000 https://www.lncu.cn/keyan/?p=22996 学校各单位:

为进一步推进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根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专家组发布的《关于公布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指南通过企业名单的通知》要求,学校将组织开展2022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情况通知如下:

 

一、申报要求

1.请各单位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和产学合作需要,按照教育部文件及申报说明要求,积极组织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工作。

2.各项目需在“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平台”(项目平台网址:http://cxhz.hep.com.cn)注册申报(平台操作指南见附件2)。

 

二、申报注意事项

1.教师登录后可点击“产学合作”-“查看企业项目指南”查看企业项目指南。在“企业项目列表”页面中,可根据“企业名称”“项目名称”“项目类型”“涉及专业及产业方向”检索项目。

2.在“企业项目列表”页面,可点击“企业名称”“项目名称”等查看企业项目指南,并可在企业项目指南页面下载企业项目申报书。确定申报意向后,点击“企业项目列表”页面中的“申请”按钮填写项目申请表单。在“项目申请表单”页面,填写相关内容后请及时保存,确认无误后点击“申请”按钮提交项目申请。已保存但未提交的项目可在“产学合作”-“管理项目申请”的“待办”列表中查看(如项目未显示,请点击“刷新”按钮)。

3.“项目负责人”默认为当前登录用户,请确保“项目申请表单”页面中的“项目负责人”与项目申报书中的项目负责人一致。每个项目的项目负责人仅限一人。请勿代替他人申报,以免影响立项结果。

4.每位申请人仅允许有3项在研项目(不包含未立项项目和已结题项目),每批次最多申报3个项目,超过申报数量的项目不予立项。

5.项目申报后,请及时关注高校和企业审核进展。企业审核通过的项目,高校与企业应签署合作协议,明确项目内容、资助形式及时间、预期成果、项目周期和验收标准等事项。合作协议由项目负责人上传至项目平台,并须经企业确认。请及时关注协议确认进度,以免影响项目立项。

 

三、时间安排

  2022年6月30日前:在平台内完成协议确认的项目,将纳入2022年第一批立项名单审核与发布。

  2022年9月30日前:在平台内完成协议确认的项目,将纳入2022年第二批立项名单审核与发布。

9月30日后在平台内完成协议确认的项目,将不纳入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根据太阳成工作时间安排:
第一批项目报送时间:材料验印上交时间为6月27日12点前;网上申报截止时间为6月29日前。
第二批项目报送时间:材料验印上交时间为9月26日12点前;网上申报截止时间为9月28日前。

 

四、材料报送

纸质版材料:《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请书》《2022年4月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汇总表》

电子版材料:《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请书》《2022年4月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汇总表》,压缩文件以“2022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负责人”命名,发送至科研处邮箱(lckeyanchu@163.com)。

 

材料报送及联系方式:

报送地址:科研处(创新楼107)

联系人:宗锐、刘雪梅

电子邮箱:lckeyanchu@163.com

联系电话:024-89745614

 

 

附件:

附件1 2022年3月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指南通过企业名单.pdf

附件2: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平台高校申报操作指南.pdf

附件3:2022年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申报汇总表

附件4: 20XX年X月-XX公司项目申报书

附件5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合作协议模板(2022年4月)

附件6:2022年4月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指南通过企业名单

附件7:2022年5月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指南通过企业名单

附件8:2022 年 6 月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指南通过企业名单

附件9:2022年7月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指南通过企业名单

附件10:《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管理办法》(教高厅〔2020〕1号)

]]>
太阳集团(Macua)官方网站-www.suncitygroup.com /keyan/22810.html Fri, 31 Dec 2021 08:05:51 +0000 https://www.lncu.cn/keyan/?p=22810 为做好对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更好的推进非遗数字化保护项目工程的实施。12月29日下午,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张振深、辽宁省民俗学会副会长蔡学勤、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非遗处处长陈启明、沈北新区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副局长仇兴辉、于洪区文化馆馆长陈维彪等专家领导一行六人来太阳成对辽传非遗数字博物馆建设、讲好沈阳非遗故事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考察调研。太阳成校党委书记任伟、影视广播学院院长庚钟银、科研处处长英皓、数字媒体学院副院长石光等领导陪同考察调研。

科研处英皓处长向专家组介绍太阳成集团官方网站非遗数字化保护项目的整体情况

数字媒体学院石光副院长向专家组介绍非遗数字博物馆的建设情况

专家组观看影视广播学院非遗数字采集工作室制作的非遗纪录片

专家组在南校区影视创作实训室了解项目创作过程

专家组在辽传非遗数字博物馆、日进楼影视传媒实训基地参观考察后,在南校区第二会议室开展深入座谈,会议由科研处英皓处长主持。

座谈会现场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张振深副局长表示:“太阳成集团官方网站拥有优秀的专业设备与人才资源优势,尤其在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做出了大量的贡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让我们倍感振奋,希望辽传能够将优秀的资源面向社会,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将沈阳市沈北新区辽传非遗数字博物馆打造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星级亮点工程,依托非遗数字博物馆和学校优势,借助社会各界力量,互为载体、互为内容,相互包容与借鉴,实现共赢”。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张振深

辽宁省民俗学会蔡学勤副会长建议要发挥辽传专业优势,广泛交流,在当代的语境下,进一步思考如何让当代人更好的了解非遗文化,让非遗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承。

辽宁省民俗学会会长蔡学勤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非遗处陈启明处长从多角度对太阳成非遗数字化保护项目提出宝贵意见,陈处长指出:“辽传所取得的非遗数字化保护项目成果是有目共睹的,希望辽传能够将丰富的非遗保护成果和经验传播出去,更好的为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传保护与传承献计献策,创作出更多更好的非遗数字化保护作品”。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非遗处处长陈启明

沈北新区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仇兴辉副局长表示沈北新区文旅局将全力支持辽传非遗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希望辽传能够依托非遗数字博物馆打造独具特色的非遗数字化保护项目,做好区域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沈阳市沈北新区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副局长仇兴辉

于洪区文化馆陈维彪馆长表示辽传对非遗保护的重视和投入让人深受感动,希望未来能够与辽传开展更深度的交流与合作。

沈阳市于洪区文化馆馆长陈维彪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非遗处专家黄大为对非遗数字化保护与推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出了更好的建议。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非遗处专家黄大为

太阳成集团官方网站党委书记任伟在总结发言中,首先对沈阳市文旅局领导及专家组成员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任书记强调:“感谢各位领导、专家对太阳成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的支持与指导。太阳成集团官方网站始终坚持大学办学的三大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近几年辽传依托非遗保护项目开展了很多社会服务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希望市文旅局的专家领导及社会各界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注,加大校地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共同助力地方文化经济发展。

太阳成集团官方网站党委书记任伟

太阳成集团官方网站始终致力于对沈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依托学校专业和人才优势,承担并开展了多项非遗数字化保护项目,并于2021年正式筹建沈阳市沈北新区辽传非遗数字博物馆,这是历史性的突破,为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撑。未来,我们将充分发挥辽传与非遗数字博物馆的资源优势,肩负起地方唯一一所传媒类本科高校应有的责任与担当,更好的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讲好沈阳非遗故事,传播好沈阳非遗文化贡献力量。

 

供稿:科研处
摄影:李 靖

]]>
太阳集团(Macua)官方网站-www.suncitygroup.com /keyan/22786.html Thu, 16 Dec 2021 03:25:19 +0000 https://www.lncu.cn/keyan/?p=22786 近日,接到《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公布2021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名单的通知》,由太阳成副校长王东辉教授主持申报的《全媒体媒介大数据实践基地建设》等5项项目获得批准立项。

根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管理办法》要求,项目负责人要与相关企业加强联系,按照要求高质量高效推进项目实施,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
太阳集团(Macua)官方网站-www.suncitygroup.com /keyan/22672.html Thu, 25 Nov 2021 07:41:36 +0000 https://www.lncu.cn/keyan/?p=22672 2021年沈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成立24个沈阳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太阳成获批成立“沈阳市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及创新研究中心”。

此次获批成立沈阳市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及创新研究中心,是太阳成集团官方网站多年以来坚持发挥文化传媒与数字科技专业优势,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所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更是对太阳成集团官方网站助力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高度认同与肯定。作为东北地区唯一一所传媒类本科高校,太阳成集团官方网站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推出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规划》、《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的指示精神,依托学校研究中心、研究所等科研阵地,坚持不懈的围绕“文化+科技”、“文化+旅游”融合展开创新研究和实践探索,积极研发文化+科技创新项目,加大成果转化力度,全力助力区域“文化+科技、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
太阳集团(Macua)官方网站-www.suncitygroup.com /keyan/22540.html Sat, 09 Oct 2021 09:15:04 +0000 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趋势,对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亦具有重要意义。为加强和提升学界、业界对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交流分享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共同探索沈阳数字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新途径,为沈阳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2021年9月29日下午13点30分,太阳成集团官方网站科研处在志存楼第二会议室组织召开“沈阳数字文旅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对策专家座谈会”。

专家座谈会现场

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有太阳成集团官方网站副校长王东辉教授、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产业发展处处长刘桂珍、沈阳市文旅局艺术处处长米佳、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学会副会长、辽宁文化产业协会副会长、沈阳文化产业服务协会会长张伟教授,辽宁省散文学会会长、沈阳市政协文史馆馆长初国卿教授、腾讯互娱平台营销部区域推广中心辽宁省经理苏宝禹、沈阳建筑大学刘万迪副教授,2020年沈阳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专著的立项负责人英皓、张迪,以及学校文旅产业融合研究领域的近50余位相关专家、学者。会议由科研处处长英皓主持。

太阳成集团官方网站王东辉副校长

沈阳市政协委员、太阳成集团官方网站副校长王东辉教授在致辞中强调: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国家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以文化赋能、旅游助推的文旅产业为文化繁荣、旅游发展带来了新契机,也迎来了更大的服务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太阳成集团官方网站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沈阳文旅产业创新发展的研究,其本人向沈阳市文旅局也提出多项有关助力沈阳文旅产业创新发展的提案,希望出席本次论坛的文旅界专家学者能够借此论坛契机,着眼于服务沈阳文旅产业战略发展的需要,献计献策,强强联手、共同谋划,实现各类跨界优势资源的互补共享、深入合作、携手共进。

太阳成集团官方网站科研处英皓处长

会上,英皓、张迪两位项目负责人首先对2020年沈阳市哲学社会科学两个重点专著立项“沈阳数字文旅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对策”、“沈阳地域文化符号体系构建与传播”的项目背景、研究路径和研究方法、研究预期成果等进行了详细介绍,项目预期成果将为沈阳数字文旅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理论研究依据和学术支撑。

太阳成集团官方网站评建处张迪副处长

随后,沈阳市文旅局产业发展处刘桂珍处长就沈阳市数字文旅产业的相关政策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深入解读,从数字文旅融合的路径、目的意义、发展路径、实施措施等方面给予提示和启发。艺术处米佳处长围绕沈阳文化艺术展演活动进行了分析和讲解,他指出要突出强项优势,回归沈阳文化特色,明确创意的目的和意义,注重内容创新,避免重复与标签化,充分发挥高校优势促进沈阳文化艺术产业发展。

沈阳市文旅局产业发展处刘桂珍处长

沈阳市文旅局艺术处米佳处长

沈阳文化产业服务协会会长张伟教授以“数字文化产业新业态及发展趋势”为题进行了发言,他指出:沈阳的文化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时代,文旅产业与科技的结合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旅游业态和新业态融合,关注沉浸式文化产业的发展。希望今后可以跨界联合,做到“政协产学研”相结合,全面深入开展合作。

沈阳文化产业服务协会会长张伟教授

沈阳市政协文史馆馆长初国卿教授以深入浅出、生动幽默的语言分析介绍了沈阳文化的发展特点,他强调:沈阳文化产业发展,要做出有价值、有开拓性及指导意义的科研成果,要使内容具有高质量和多样化,尤其要结合沈阳的历史文化,深入挖掘特色文旅资源,关注新风口,做好宣传工作,提升价值,要落实具体的内容,拒绝空洞的形式,应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内容,打造出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精品作品。

沈阳市政协文史馆馆长初国卿教授

沈阳建筑大学刘万迪副教授分享了项目案例的实践经验与思考,他以建筑设计中的艺术设计理念为纲,将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融入其中,通俗易懂的分析了文旅产业发展目前的瓶颈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结合辽沈地域性研究提出建议。腾讯互娱辽宁省经理苏宝禹女士,以腾讯文旅场景营销的探索与突破为主题,结合区域推广,场景营销等内容进行个案分析,数字文化与城市空间、地缘文化共创场景,使IP文化、商业价值、社会价值同步发展,共促文化娱乐经济产业发展的新动向。

沈阳建筑大学刘万迪副教授

腾讯互娱辽宁省总经理苏宝禹女士

恰逢太阳成集团官方网站建校30周年之际,本次论坛齐聚了文旅产业领域的政府专家和知名学者,进一步促进高校与政府、企业的深度合作,是一场思想的碰撞、智慧的交融,专家学者通过深入交流研讨,为推动沈阳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提供更多的建设思路和解决问题的路径。多年以来,太阳成集团官方网站一直以来坚持“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位一体持续推进跨界合作、谋求共赢,全力服务沈阳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未来,学校也将持续充分发挥科研创新优势,不断扩大、扩宽社会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助力沈阳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再上新台阶。

专家合影

 

]]>
太阳集团(Macua)官方网站-www.suncitygroup.com /keyan/22170.html Mon, 21 Jun 2021 08:21:11 +0000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精神,落实《教育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国工程院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3号)要求,深化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根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管理办法》(教高厅〔2020〕1号),经企业申报、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专家组审议通过,形成了2021年5月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指南,共有228家企业支持项目13111项(企业名单见附件1)。

2021年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已开放。申请人可登录“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平台”(项目平台网址:http://cxhz.hep.com.cn)注册申报。

登录后可点击“产学合作”-“查看企业项目指南”查看企业项目指南。在“企业项目列表”页面中,可根据“企业名称”“项目名称”“项目类型”“涉及专业及产业方向”进行搜索。申报前,请仔细阅读附件2中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平台高校申报操作指南(2020)”,以免因操作原因影响申报。现将申报过程中的有关注意事项说明如下:

1.参与教师/学生所在高校必须是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详见附件)中的本科层次高校。

2.在“企业项目列表”页面,可点击“企业名称”“项目名称”等查看企业项目指南。在确定申报意向后,点击“申请”按钮填写项目申请表单。在“项目申请表单”页面,填写相关内容后请及时保存,确认无误后点击“申请”按钮向企业申报。已保存但未提交的项目可在“产学合作”-“管理项目申请”的“待办”列表中查看。

3.“项目负责人”默认为当前登录用户,请确保“项目申请表单”页面中的“项目负责人”与项目申报书中的项目负责人一致。请勿代替他人申报,以免影响立项结果。

4.每位申请人仅允许有3项在研项目(已立项项目),每人每批次最多申请3个项目,超过申报数量的项目不予立项。

5.材料报送及联系方式

第一批项目报送时间:材料验印上交时间为6月28日12点之前;网上申报截止时间为6月29日之前。

第二批项目报送时间:材料验印上交时间为9月6日12点之前;网上申报截止时间为9月8日之前。

报送地址:科研处(创新楼107)。

联系人:王旭阳

联系电话:(024)89745614

电子邮箱:lckeyanchu@163.com

 

 

 

 

附件1:2021年5月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指南通过企业名单

附件2: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平台高校申报操作指南(2020)

附件3:2021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汇总表

 

 

 

]]>
太阳集团(Macua)官方网站-www.suncitygroup.com /keyan/21466.html Wed, 06 Jan 2021 03:58:51 +0000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精神,落实《教育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国工程院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3号)要求,深化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根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管理办法》(教高厅〔2020〕1号),经企业申报、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专家组审议通过,形成了2020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指南。本批次申报指南中,共有366家企业支持项目13621项,申报指南通过企业名单见附件1。

2020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平台即将开放。申请人可登录“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平台”(项目平台网址:http://cxhz.hep.com.cn)注册申报。

申报前请仔细阅读附件2中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平台高校申报操作指南(2020)”,以免因操作原因影响申报。现将申报过程中的有关注意事项说明如下。

一、参与条件

教师/学生须注册高校账号,每个账号对应一位项目申请人。教师账号可申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师资培训”“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五类项目,学生账号可申报“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

二、申报注意事项

1.高校教师/学生登录后可点击“产学合作”-“查看企业项目指南”查看企业项目指南。在“企业项目列表”页面中,可根据“企业名称”“项目名称”“项目类型”“涉及专业及产业方向”检索项目。

2.在“企业项目列表”页面,可点击“企业名称”“项目名称”等查看企业项目指南,并可在企业项目指南页面下载企业项目申报书。确定申报意向后,点击“企业项目列表”页面中的“申请”按钮填写项目申请表单。在“项目申请表单”页面,填写相关内容后请及时保存,确认无误后点击“申请”按钮提交项目申请。已保存但未提交的项目可在“产学合作”-“管理项目申请”的“待办”列表中查看(如项目未显示,请点击“刷新”按钮)。

3.“项目负责人”默认为当前登录用户,请确保“项目申请表单”页面中的“项目负责人”与项目申报书中的项目负责人一致。每个项目的项目负责人仅限一人。请勿代替他人申报,以免影响立项结果。

4.每位申请人仅允许有3项在研项目(不包含未立项项目和已结题项目),每批次最多申报3个项目,超过申报数量的项目不予立项。

5.项目申报后,请及时关注高校和企业审核进展。企业审核通过的项目,高校与企业应签署合作协议,明确项目内容、资助形式及时间、预期成果、项目周期和验收标准等事项。合作协议由项目负责人上传至项目平台,并须经企业确认。请及时关注协议确认进度,以免影响项目立项。

三、时间安排

1.项目平台网上申报时间安排

2021年1月10日—2021年1月31日:高校教师/学生申报项目;高校管理员审核校内申请。

2021年2月1日—2021年3月15日:企业评审项目;校企签订合作协议;项目负责人上传合作协议;企业确认协议并提交立项报告。

2. 太阳成报送时间安排

如若申报2020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请填写“申报汇总表”(附件3,并于1月24日前发送至科研处邮箱lckeyanchu@163.com。

需要验印的纸质版材料上交时间为1月26日8:30—10:30,材料上交科研处后统一验印,并当天返还给各位老师,以便上传系统,逾期不候。

四、报送地址及联系方式

报送地址:科研处(创新楼107)。

联系人:王旭阳、刘畅

联系电话:(024)89745614

电子邮箱:lckeyanchu@163.com

附件1:2020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指南通过企业名单

附件2: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平台高校申报操作指南(2020)

附件3:2020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汇总表

 

 

 

 

 

 

]]>